到了汉代,汉武帝把函谷关东移到了洛阳市新安县,再往后到了三国时期,魏国把函谷关又迁移到了最初的函谷关附近,但是因为修建三门峡大坝而不复存在了,现在我们还是来说说最早的这一处函谷关。
函谷关因处于洛阳与长安两京之间,是往来两地的交通要道,自古就备受关注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、道教始祖老子骑青牛西行经过函谷关,关令尹喜望见紫气东来,留其作《道德经》,函谷关是这部传世之作的诞生地。当年老子写《道德经》的地方,就是现在的太初宫,因此函谷关也是道家文化发祥地之一。
函谷关的旅游景点大约有20多处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楼了。现在的关楼是1992年重建的仿古建筑,高21.5米,游客可以登上关楼赏景。因楼顶各饰丹凤一只,所以又叫“ 丹凤楼”。
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都发生在这里,如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,秦末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、西汉的七国之乱、西晋的八王之乱、唐代安史之乱以及抗日战争,许多改变历史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函谷关。从函谷关继续往西就是潼关,也就是西安的门户了,历史上这两处关口都有重兵把守。
函关古道全长15公里,从函谷关关楼开始一直往西,也是这一带唯一的一条东西通道。这条古道位于山谷中,谷底最窄处只有两三米,崎岖而狭窄,人行其中,如入函中。古书上说函谷关道“车不分轨,马不并辔”,“一泥丸而东封函谷”,足见其险要。
成语“鸡鸣狗盗”的故事也发生在函谷关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,是齐国的贵族,到达函谷关时已是半夜,后有追兵情况危急之时,其门下有一个食客模仿鸡叫,引得关外公鸡齐声鸣叫,守关的士兵打开关门,孟尝君一行人也得以顺利出关回到齐国。如今在函谷关景区里有一座鸡鸣台,据说就是当年模仿鸡叫的地方。
函谷关景区面积较大,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车前往各个景点游览,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了灵宝市最知名的一处旅游景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