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陆家嘴养基指北,(https://xueqiu.com/3402790886/275187454)
读懂全球芯片乃至科技产业,看台积电就够了。
为什么?
因为它是芯片产业历史的活化石,同时更是当下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晴雨表。
成立于80年代的台积电,从时间来说,算不上久远。但是它的创始人张忠谋,1958年杰克·基尔比在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块集成电路时,张忠谋是他在德州仪器的同事。在这之后,张忠谋一路走到了德州仪器的副总裁之位,是当时华人在欧美能做到的最高职位。
成立台积电后,这家公司又以一己之力,将全球芯片产业的IDM(设计、制造、封装一体化),拆分成设计、代工、封装三大环节。而站在它的肩膀之上,才有了后来英伟达这样的2000年前后“新玩家”的崛起,有了高通这样巨头的二次腾飞,苹果也才有了最杀手锏的A系列芯片。
不难看出,在成立的前二十多年,台积电的崛起伴随的是全球化的时代红利加持。有苹果、英伟达这样的巨头送订单,也有阿斯麦、lam、应用材料这样的芯片设备巨头送来粮草,支撑起向摩尔定律尽头的迈进。
在这一过程中,芯片代工,也从一开始欧美人瞧不上的劳动力密集产业,变成了如今重资产、高研发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科技产业。
当然,不只是劳苦功高的历史地位,翻开台积电的财报,你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如今全球各大科技产业发展的风云变化。
最顶尖的3nm营收,客户对应苹果、高通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,它的升降背后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——手机的扩张萎缩。
依然领先的5nm、7nm,客户对应英伟达、AMD、矿机、手机基带等玩家。其中,GPU影响了全球AI产业的进退,CPU则是你电脑中最重要的主控芯片。
相对成熟的14nm、28nm,是不少汽车产业的主力承包区间,2021年,汽车产业大缺芯引发“抢芯”,进而导致一连串各种产业的大缺芯,台积电与竞争对手们的成熟产能利用率,一度超过100%。
更老旧一些的芯片制程,则出现在你的家电、玩具、航空、各种大型设备中,这些产品对成本与可靠性的敏感度远高于体积,分散在你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,没有一家企业比台积电更配得上这句称谓。
#半导体# #芯片# #台积电# $台积电(TSM)$